南湖红船
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价瑰宝,是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奋斗历程的时候,必须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政治资源,不断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
1921年7月底的一天,南湖浩渺烟波上,停泊一艘单夹弄中型画舫,舫中十多位外地青年从中午11时开会直到傍晚6时分。他们在小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面对满天风雨阴霾,会议闭幕时他们轻呼出时代的强音: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一湖烟波无声,有幸见证阴霾中"开天辟地大事变"。
多年以后,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红船"上的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党中央和浙江省委决定成立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1959年10月1日纪念馆正式成立,负责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保护、开放和管理。按当年"一大"开会游船仿制的红船同时向观众展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党的诞生地,或瞻仰红船,或亲笔题词,勉励我们"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
南湖革命纪念馆建馆52年来已三易馆址。建馆之初,馆址设在南湖湖心岛上,借用湖心岛古建筑作为举办党史展览的场所。1991年6月,由嘉兴人民捐资建造的纪念馆馆舍在南湖东岸落成并对外开放。2005年10月,纪念馆扩建项目获得中央有关部门批准。新馆选址在南湖南岸。
"红船"先后已接受2200多万人次瞻仰。世上再没有第二条船,能像它一样享有如此尊誉。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近日,嘉善农商银行魏塘党支部组织党员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并重温入党誓言。此次活动也是我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能参加此次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从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回来,自己思绪良多,感触颇深。
嘉兴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新建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外观典雅而宏伟,门前一块白色雕塑上刻着“不忘初心、牢记使使”,中国共产党党徽高高地悬挂在纪念馆正门中央,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南湖革命纪念馆记载着革命历史,传承着“红船精神”。
在纪念馆内,南湖红船、虎门销烟、嘉兴火车站等复原场景,仿佛身临其境,带我们再次回首感受那激情澎湃的一刻;《共产党宣言》、“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一幕幕场景,使我们对革命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带给我们的是一次革命意志的洗礼。最后,我们来到纪念馆的正北方,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面对党旗庄重的重温了入党誓言。
这次参观活动使我在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深入地认识,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我一定要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嘉兴沈钧儒纪念馆
沈钧儒(1875——1963),原籍浙江嘉兴,光绪甲辰(1904)进士,次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35年,他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触怒当局而遭入狱,为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之后,他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建立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民盟中央 主席等职,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头门在抗战初期被毁,仪门在70年代即已破敝不堪。保存比较完整的是前厅、后楼和东西厢房。1998年按原样重建,并将祖居辟为“沈钧儒纪念馆”,江泽民题书匾额。现纪念馆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纪念馆前厅放置铜铸的沈钧儒坐像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纪念馆题字。后楼陈列、展出的400多幅照片和100多件实物(生活用品等),以大量栩实、生动的实物图片史料,分七个部分从不同侧面真切地展示沈钧儒先生一生史迹,反映沈钧儒先生为祖国的独立、民主、和平、自由,不懈追求真理,矢志不移奋斗整整一生的光辉历程。
倪天增祖居陈列馆
倪天增(1937-1992),原上海市副市长,出生于宁波,祖籍浙江嘉善,祖父倪祖今为清末秀才,父亲倪维熊自幼接受新学,1929年赴鄞县县政府任建设科科长、局长,自此定居宁波。他为人和人民赤胆忠心,呕心沥血,是备受尊敬的人民公仆。为缅怀倪天增同志,展示他勤廉兼优的时代风范,1999年4月,西塘镇人民政府筹款修建倪天增祖居陈列馆,2006年6月进行了改扩建。祖居面阔五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627.1平方米。现存三进,硬山顶。第一进为平房,通面宽16.3米,进深8米;第二进为二层楼房,通面宽13米,进深10.7米;第三进为二层楼房,通面宽9米,进深8.3米(现作为旅游景点及廉政教育基地只开放前二进)。修复建筑面积共428平方米。展馆用较丰富的实物、史料、照片,再现了倪天增同志的卓著功绩和公仆形象。
倪氏祖居占地627.1平方米,现修复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展馆用较丰富的资料、史料、照片,再现了倪天增同志的卓著功绩和公仆形象。倪氏祖居前后共五进。在西塘,倪宅是大户人家,倪姓是西塘五大姓氏之一,但内部陈设很一般,主要是我们当地人讲究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人的门第排行就是最高贵了,在门楼上刻着“慧德兰馨”四个字,他展示的是书香门第、读书人家特有的像兰花一样的品格了;在整个天井也是种着两棵桂花树,象征着桂榜提名。
倪天增事迹陈列馆的主体部分,分展板和实物展览两部分。展板以较丰富的史料、照片反映倪天增的中学和大学时代刻苦学习,以及在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分管城市建设的时候殚精竭虑,默默无闻,不知疲倦地工作在第一线,参与浦东规划和开发,被老百姓称作“风雨”市长的公仆形象。实物展览部分展出的是倪天增同志的部分设计稿纸,曾用过的手表、名片,穿戴过的羊毛衫、围巾,部分工作笔记,特别是在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放着一双雨靴,一有需要,他就穿着它冲向事发现场。体现了倪天增那种一心为国家为百姓的工作作风和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
嘉兴月河古街
月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据说是因“其水弯曲抱城如月”而得名,明清时期月河一带即是嘉兴的繁华地段。时至今日,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的古街风貌。小河、古桥、狭弄、旧民居、廊棚等还原并展现了浓厚的水乡古城风情,众多百年老字号透射出旧时嘉兴“江南府城”的繁华。
当我们在月河老街漫步时,感受到的仍然是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压制,市场经济对历史遗存的吞噬。我也只好在后期处理照片时,使用滤镜来试图让我们看到“古老”的月河老街。